设为首页

加入收藏

与我们联系

  http://www.xiyoujiwang.com   近日将举办高空猴王申奥特技表演会,敬请关注!     
返回首页 名著欣赏 相关论文 猴年说猴 评桃会 作者研究 相关活动

相关论文


 

《西游记》理性思维的启示(提要)

 

    《西游记》写五人(含一马)走了一条从大唐到西天的路;经历了艰难曲折,失败、成功的旅途历程,是为“游”。最后到达终点:西天,是为“西”游。终点不等于目的,目的是完成取得真经的事业。

    此“游记”非一般的游记,特殊性在其深刻的理性思考:人生如过客,来到世上也走了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“路”;也经历了艰难曲折,或失败、或成功的“旅途历程”。最后也到达终点:死亡。终点不是目的,目的是完成有价值的事业,有个成功的人生。

    《西游记》写人生,从孙悟空出世(第l回)到事业成功个人成佛,人生画上完

美的句号(第100回)。尤重在写人生的事业,《西游记》的中心事件是写他们的事业:

取经。

    一、取什么经

    l、取经前本有各自的人生事业:

    孙悟空:花果山的猴王事业——>天宫的官爵与名份之争——>失败,压在五行山下。

      僧:江流儿家庭的恩仇——>当和尚,即只能讲无用的小乘经。

    猪八戒:高老庄的俗人安乐——>正被逐。

      僧:流沙河的罪囚生活。

    那时他们的人生都并不完美,是因为从事的事业都不够美好。

    2、他们的人生转折,在于事业的重新选择:

    如来说法,提出取经。取什么经?取《大乘三藏真经》,乃“修真之经,正善之门。”

    即走万里路,行万里善,除万里妖邪,营造一路清平世界——为此事业而奋斗,从而走向成功:事业成功;个人成佛成罗汉(永垂不朽)。

    3、不作此人生转折的反面人生对照:

    牛魔王,花果山时与孙悟空是志同道合的结拜兄弟,五百年后两人分道扬镳。牛魔王及牛妻(铁扇公主)、牛妾(玉面狐)、牛儿(红孩儿圣婴大王)、牛弟(如意真人)、牛友(万圣龙王)营造成“大力王”为中心的“西天路上一霸”。

    以失败告终。成员或死;或改邪归正,出路仍在另选人生事业。

    “取什么经”的理性思惟启示之一:人人都有一本“经”要取,问题在取的是什么“经”?有价值的事业产生有价值的人生。

    干什么、不干什么的决策正确与否,对人生成败至关重要。

    理性思惟启示之二:孙悟空、牛魔王都有“无穷的本事”,但高技能必须与高道德水平结合,犹如现代所有的智能文明都要经历这样的考验:道德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安全地使用宇宙中强大的能源的程度,如核力量、克隆技术等。《西游记》的理性思维具有时代的穿透力。

  二、怎样取经

  l、去“西天”取经,走出国门,决定了全框架是外向型、开放型思惟;非“父母在,不远行”之类封闭型的祖宗法。

  2、一切为取经:效忠于事业:非效忠于某一个皇上的传统思维。接近现代意识。

  3、九九八十一难,人生何处不相逢!需要的是以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去奋斗。孙悟空:“是东洋大海也荡开路,铁裹银山也撞个透。”一个创业成功者的典范。

  4、缺点、错误、失败,在所难免。猪八戒缺点甚多,做事常错,打仗常败,但无忧无戚,诙谐风趣,贵在改正,贵在乐天,大节不倒,自有其“铁刷帚刷铜锅,家家挺硬”的威风在。《西游记》说猪八戒都能成功,谁能退却——连猪八戒都不如?!

  5、几经劫难,平凡谨慎几默默无闻,但勤劳、善良,一个实干者,自有他的成功,如沙僧。

  6、求真行善者的人格力量。一点本事也没有甚至俗眼凡胎时出差错的唐僧何以能当领导?因信念在胸,慈爱为怀,诚信为本,率领团队坚定不移地前进;因高举“善”字大旗,富贵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,义无反顾,志在必胜,终于成功。

  7、成功者的其他素质:十万八千里筋斗云——效率、速度;七十二变——灵活机变的极致,“变”是基本,非僵化思维;金箍棒——强劲的力与能量;火眼金睛——目光锐利,洞察力、判断力、决策力……

    “如何取经”中理性思维的重要启示是:人人都有一条西天路要走,路多艰难险阻,能否成功?提出和展示了上述成功者应有的多方面素质。

    《西游记》的理性思维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。但这部作品最基本的框架是:取经;如何去西天取经。从而给我们最基本的启示是:人人都有一本“经”要取,该象他们那样取“普济众生”的大乘经:人人都有一条西天路要走,该象他们那样征服九九八十一难走向成功。

    《西游记》提出了如此个性化的事业精神和鲜明的人生价值观念,于同时代作品中罕见。事源于唐代玄奘取经。梁启超《中国佛教研究史》评延续数百年之“取经运动”,非迷信之朝圣可比,玄奘即“誓游西方以问所惑”。乃“极严正之学者态度”。至于译界之功绩、地理学著作、中外交通之开辟……“实人类文明史上一大事”,“其总成绩盖不可数算。”而途中牺牲者过半,终不屈不挠,前仆后继,奉仰坚决。《西游记》成书于明后期,中国正从“先进的汉唐”沉沦为“落后的明清”。选取这一题材,阐发颇具近代意识的事业和人生观念,塑造孙悟空等人生、事业成功者的精灵。孙悟空为“心猿”,实有时代的心声所寄,作者在追寻远去的古老光环中,点燃眼前照亮前进的烛炬。即于今天改革开放创业发展之时,亦多有启迪处。

    注:本文的基本观点在拙作《西游记新话》(辽宁教育出版社92年10月第一版,2000年第三次印刷)及多篇论文中已作多方阐发,此处只提一些要领,不再展开论述。

 
 

返回目录

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建立
联系地址: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北路50号 邮编:223001 电话:0517-3906239